书趣阁
  1. 书趣阁
  2. 其他类型
  3.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4. 第276章 太子姜胤的身份暴露(6K大章)
设置

第276章 太子姜胤的身份暴露(6K大章)(2 / 4)


“贤侄所言这位小侯爷,莫非是平凉侯遥辇达鲁之子,可我听说他的长子才七岁而已。”

郑珀瑜正沉浸在回忆的暖意中,闻言下意识点头说道:“小侯爷正是平凉侯之……”

话未说完他表情瞬间愣住。

七岁?

那位小侯爷长得清俊如玉,眼神沉稳远超年龄的面容,凭栏俯瞰众生相时那份天生的雍容气度,这分明是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郎,怎么可能只有七岁而已。

莫名其妙的寒意瞬间沿着郑均瑜脊背悄然爬升,他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惊疑之色。

郑或早已将郑询瑜的失态尽收眼底,他语气依旧温和说道:“愚叔不才,然因家父担任太常卿,掌管皇家宗庙礼仪,故而我对勋爵子弟倒也略知一二。”

“平凉侯遥辇达鲁乃是皇后娘娘的弟弟,长子遥辇雄为天宝十三载生人,不知贤侄所遇那位小侯爷,年貌几何?举止气度如何?”

郑均瑜的喉结艰难滚动一下,他声音干涩解释道:“这位小侯爷自称遥辇胤,约莫十一二岁光景,气度雍容沉稳,谈吐不凡,尤精于经史时务,绝非七岁稚童所能及,是他带我进入平凉侯府。”在这一刻,郑询瑜越想越觉得蹊跷,他跟母亲住在平凉侯府的那两天里,居然都没看见平凉侯及其侯府夫人,只有这位小侯爷在负责招待自己。

郑或脸色彻底凝重起来,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说道:“贤侄,此事恐非寻常,冒充皇亲国戚乃是十恶不赦之大罪,然此人既能出入平凉侯府如自家门庭,又能向御前举荐你,这身份绝非等闲。”“愚叔斗胆请贤侄设法,邀这位小侯爷过府一叙,届时我可隐于屏风之后,亲眼一观此人真容!如果真是那胆大包天之徒,我等亦不能容此辈欺君罔上!若其身份另有玄机…”

郑或没有继续说下去,他那未尽之意已让郑珀瑜心头狂跳。

巨大的震撼与不安攫住郑均瑜,他望着郑或那张沉静而笃定的脸,想起对方父亲太常卿的身份,想起他对勋爵子弟的熟稔,这怀疑绝非空穴来风。

“好!”

郑均瑜深吸一口气,他压下翻腾的心绪,眼中闪过一丝决断说道:“新宅初成,正缺几分人气。小子即刻修书,以答谢小侯爷知遇之恩,贺乔迁之喜为名,邀其过府一叙。”

一封情意恳切的邀帖由郑府仆人送至平凉侯府,这封邀帖很快递入皇宫交给太子姜胤。

姜胤接到郑均瑜的邀帖时,他刚刚从贞观殿出来。

“新宅乔迁?”

看着帖子上熟悉的字迹,姜胤嘴角微微扬起笑意,他对着作为侍卫说道:“备车出宫前往郑府,孤正好有事请教郑御史。”

姜胤只当是寻常的拜访,正好借机深入探讨些新政细节,他仍然还是伪装成平凉侯府的小侯爷。午后未时,一辆装饰华贵却无侯府标识的青篷马车,在数名精悍便装侍卫的簇拥下,稳稳停在郑府门刖。

姜胤翩然下车步履从容,他眉宇间那份超越年龄的沉稳与气度,让迎候在门前的郑府奴仆都暗自心惊。郑珀瑜早已候在门外,他见姜胤到来连忙上前深深一揖:“小侯爷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均瑜感激不尽。”

“先生不必多礼。”

姜胤笑着虚扶一把,仿佛两人已是相交多年的挚友,他目光扫过清雅整洁的庭院锐评道:“新居清幽雅致,正合先生风骨。乔迁之喜,可喜可贺!”

郑珀瑜引着姜胤穿过前院步入正厅,厅内陈设简朴却处处透着书卷气。

他强压下心中的波澜,面上维持着恭敬与感激,依旧与姜胤叙谈起来,话题自然从乔迁新居、皇帝恩赏,渐渐引向朝堂新政。

姜胤听得极为专注,眼中异彩连连。

郑均瑜的见解显然比他预想的更为老辣周全。

姜胤身体微微前倾,他正欲再深入探讨新政问题。

突然间,正厅西侧那扇木雕花屏风后,极其突兀传来轻微的抽气声,这道声音虽然非常轻微,但在相对安静的厅堂内,却显得格外清晰刺耳。

姜胤问话声音戛然而止,那双清澈的眸子瞬间锐利如电,猛地射向屏风方向,取而代之是本能的警惕与威压,身后几个便衣侍卫右手已悄然按向腰间隐刃,目光森冷锁定屏风。

厅内空气降至冰点。

郑均瑜脸色变得惨白起来,他没想到郑或竞在关键时刻失态,巨大的惊恐与懊悔瞬间攫住了他,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

姜胤目光缓缓从屏风移回郑均瑜的脸上,他那眼神变得深邃莫测,带着高高在上的审视,更有被冒犯的极度不悦。

郑或同样跟着脸色苍白,他额角布满细密的冷汗,连忙整理下有些凌乱的衣襟,强自镇定绕过屏风走到厅堂中央。

“太常卿郑虔之子,布衣郑或参见太子殿下!”

郑或并未去看惊惶失措的郑均瑜,他面向主位上面色沉静的姜胤,以最标准的臣子之礼深深拜伏下去,声音携带无法抑制的颤抖。

“太子殿下?”

这四个字接连在郑均瑜的脑海中轰然炸响,他难以置信看着主位上的姜胤。

这位小侯爷竞然是太子殿下?

“扑通!”

郑珀瑜再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