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拜访
那天晚上与维恩分别时,他恳请她次日上午再去见他。她看得出他当时的神情严肃而急迫。
于是第二天一早,朝阳初升,她便动身前往他的私人宅邸。那是一座英格兰常见的阴沉却华丽的巨大庄园,就耸立在泰晤士河畔的石廊附近。
而她下榻的酒店位于白厅宫南面的山坡,离梅菲尔区较近,最便捷的路径本是直接沿河下行。
但因中途需拜访财产经理斯通先生,委托其全权处理财务事宜,她便吩咐车夫绕行金融街,途径市银行。
清晨的微风轻拂过她的侧脸,马车微微摇晃,令她感到神清气爽。前几日的经历仿佛已被自己淡忘,只有一两次模模糊糊地觉得好像参与过某场离奇的悲剧,就像梦一样虚幻而不真实。但她未曾忘记最重要的事,那就是参与并支持针对贝德兰姆的法庭判决案。她仍清晰记得昨日法庭上的情景,法官的宣判,以及那些看守的下场:有的被流放,有的被处以绞刑。
然而,在幸存的病人中,尽管不乏清醒理智者,但多数人已被折磨至心智丧失,基本生存能力尽毁。
在被家人遗弃的情况下,她们该如何安身立命?她深知这个时代对女性的压迫与束缚,正为此深深发愁。
即便她拥有一笔庞大的财富,可以暂时资助她们,但那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她迫切需要政府与社会的系统性支持。到了八点,她从银行办理完嫁妆中的房产交接手续,便重新登上马车,进行下一段行程。
那些房产她已亲自看过,并不适合独居,不仅面积过大、位置偏远,还容易被梅森家族的人找到。
因此她决定委托财产经理出售旧产,另寻新居,并通过中介筛选伦敦附近的房源。
此刻,她乘坐的马车正穿行于成堆的浅绿色蔬菜之间。拉车的枣红色大马钉着银蹄,穿过金融街,铃铛与饰物一路摇晃,驶向考文特花园附近。
考文特花园是伦敦中部的一个蔬果花卉市场。时值清晨,又逢周末,街上行人还不算多。透过车窗,可以望见满载摇曳百合花的大型货车在空旷的街道上轰隆隆地缓慢前行。
横穿齐普赛街时,车窗外的树叶闪烁着蜜色的光芒,路边的喷泉扬起大片明亮的水花。
车夫平稳地驾驭着马车,灵巧地避开飞溅的水珠与周围被打湿的地面。广场上有年轻人在扔飞盘,几位身着鲜艳长裙的姑娘从车边谈笑经过。不远处的公园长椅上,一些工人正悠闲晒着太阳,轻声交谈间不时摇晃着脑袋。
前方不断传来车轮碾过水泥地的吆吆声,喧嚣与震动交织着公共马车的喇叭鸣响与街头艺人弹奏的竖琴声。
装载着花椰菜、桃子和芒果的小推车从她眼前经过,广场中央,一只斑点狗正欢快地追逐着鸽群。
这般清新而充满生机的景象,让她不禁想起上一世的过往。那时她独自住在医院附近的公寓,养了一只狗,每天重复着上班、研讨、回家、遛狗的日常,生活虽平淡,却自有其充实的节奏。而此刻,她已身处另一个时空,成为了另一个自己一-伯莎·梅森。她被逆境打倒过。但重要的是,她站起来了,拥有了一个更强大的自我。望着十九世纪伦敦广场上鲜活的一幕幕,她不由陷入沉思。她始终认为,生活才是第一位的。未来,她不希望爱情占据过多时间。因为那意味着需要付出大量精力,舍弃许多自由,例如在每个特殊日子互赠礼物、频繁通信,甚至不时闹些小别扭之类的。对她而言,那位维恩先生固然危险而富有魅力,但也仅止于此。她相信,他对她的热忱终会随着感官的疲倦而逐渐消逝。梅菲尔区。
伦敦上流社会的住宅核心心地带。
一座城堡式的宅院矗立于此。
白金色的建筑宽敞而宏伟,室内的家具多而古雅。她被引上一段马赛克镶嵌的宽阔旋转楼梯,接着便步入了一个极致奢华的大厅。
宏伟的双层门厅之下,红金交织的菱形地毯以绿色金线绣出精美的鸟羽纹样。
这是她首次踏入他的私宅。
还未进门,那迎面而来的富丽堂皇便已令她感到头晕目眩。她素知这位朋友家境阔绰,也曾听人用夸张的言辞谈论他的财富。自他们相识至今,从他平日的排场和家族奇闻来看,她大致能想象出他的生活样貌。
然而,当她真正环顾四周,仍难以相信一个普通欧洲国民竟能展示出这一派帝王般的金碧辉煌和豪华靡丽。
墙上的金百合纹饰沉淀着岁月的庄重,她环视着这座大厅,目光所及之处,不禁被其中蕴含的精致典雅所震撼。
这里的装饰,让她每迈一步,便意识到,好品位不是一种天赋,也并非在任何年纪都能轻易习得,它更需要自幼开始的熏陶与潜移默化的培养。楼梯下方的开阔处,静置着一张工艺精湛的镶嵌宽桌。一个银制酒盒敞开着,旁边搭配着数个雕花剔透的水晶酒杯,在静谧中泛着温润的光泽。最中央的墙上,除了雕刻着凸起的六翼天使头像,还悬挂着一副极具古风的甲胄。
那是理查二世曾赐予帕默斯顿家族的一副红金甲胄,上面镶嵌着熠熠闪光的红锆石。
她凑近细看,发现下方刻有“大胆的勇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