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新生
清晨,蓝紫色的薄雾从暗绿的树丛间缓缓升起,站在阳台望去,对面的农场在朦胧中显得格外静谧安宁。
她登上驿车前往市集,准备为这一周采购食物。此去不只是为了那篮鲜嫩的桃子,更为了细细观察这个时代的市井风情。她在摊位间流连,比较着各色货物的品质与价钱,看摊主高举着锈迹斑斑的手秤称量番茄,卖花人的石砌店铺里摆满了沾着露水的鲜花。最让她驻足的是一个沧桑的农夫,他正从货车上卸下小羊羔,像扛面粉袋似的把它们扛在肩头。
那些鼓着眼睛的小家伙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发出细弱的叫声。这一幕让她不禁微笑。
然而,因为走了太多的碎石小路,她脚上起了不少水泡,回到家后不得不把脚泡在浴缸里,然后涂抹药膏。
从市集满载而归时,她才真切体会到这时代的出行不易。那些蜿蜒的碎石小径看似诗意,却让那双不惯长途跋涉的脚付出了代价。次日,早上九点。
她穿着一双红色平底鞋,在花园中清理苹果树下堆积的落叶。经过昨日的市集之行,她特意选了这双更舒适柔软的鞋子。现在她早晨不必起早了,无论睡到什么时候都可以随她。她每天起来很早,晚上睡得也很早,这样的作息对她而言很是新奇。在这里不必遵循现代社会的作息,离开手机网络,终日与花草树木为伴。有时连她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自己竞能完全适应这般返璞归真的生活节奏。
日复一日,白昼渐短,气温下降。
空气里也透出几许清冽的凉意。
园中那几丛多花蔷薇仍在奋力绽放,散发出的芬芳却与夏日大不相同。那是一种糅合了香料与熟透苹果的浓郁气味,是独属于秋天的、带着泥土底蕴的冷香。
它常常弥漫在清晨的霞光与傍晚的薄暮中,与草叶间初起的露水气息交织,无声地宣告着季节的更迭。
昨天与邻居的闲谈中,她确认了这座宅邸曾是一位公爵的避暑别墅。这个发现让指尖触碰到的斑驳石墙,仿佛也浸染了旧日贵族的气息。而现在,这栋房子将与全新的她休戚与共,用来填补自己抛弃过去生活后所留下的内心空白。
此刻,她直起身,环顾四周。
这确实是一栋十分漂亮的房子,乔治亚式的对称立面在阳光中显得格外端庄。
从这里步行数百米便可抵达热闹的市集农场。宅邸下方,一条笔直的柏树林荫大道通向远方,如同通往另一个世界的绿色长廊。
接着,她的目光落回脚下。
红白相间的百合花围绕着湿漉漉的青苔,淡绿的叶子上沾着闪光的水滴,使这里看起来静谧美好,富有气质而又不失华丽。房屋的白色围墙边,小径两侧盛开着香气袭人的金雀花,在秋日阳光下泛着明亮的金黄。
她站在柏树的浓荫下。
两只黑色杜宾摇晃着尾巴,亲昵地围绕在她脚边,不时用前爪拨弄着掉落在地的枞果。
雌性猎犬在她身边转悠,欢脱好动,当不被主人理睬时,就会从山坡上叼来树枝,顽皮地抛到空中,又在掉下来时衔住,玩得不亦乐乎。喂完两只猎犬后,她在林间小径悠闲地散步,斑驳的树影在她裙摆上摇曳。她在林地里散了一会儿步,打算稍后出门租辆马车前往伦敦市区。她一边盘算着今日的行程,一边想起昨日在广告牌上看到的博览会消息,正好给了她充足的理由进城一探究竞。
她知道这附近有个驿站,每天上午十点和下午三点各有一班公共马车经过,给予了她很大的便利。
这让她不由得想起,她昨天下午完成的那桩"大事”。为了雇到一位合意的女仆,她依照时下的规矩,仔细拟好招聘广告,将文稿与广告费一并装入信封,并在封皮写下《每日邮报》编辑部收,随后便亲自前往邮局寄出。
当时,邮局的工作人员告知她,须得等待三日左右,方可前来查询是否有回音。
那是个颇为宜人的秋日傍晚,天空虽飘着小雨,暮色却尚未完全降临。她早早用过晚餐,封好信件,顺路去了几家店铺采买日用,方才将那份寄托着期望的信件送入邮局柜台,而后安心地返回汉普斯特德的住处。有趣的是,归途之中,街角一幅巨大的广告牌攫住了她的视线一一上面赫然宣告着"伦敦大博览会"即将揭幕的消息,并宣称将展出诸多新奇的发明与精美的家具艺术品。
这消息令她心头一动:她近来不正盘算着换一张新床,并添置几盏更称心的灯具么?这博览会来得恰是时候。
此时此刻,她头戴一顶拉菲草编织的遮阳帽,黑色的长发从帽檐边流淌至肩头,柔软的帽带在颌下系成一个优雅的结。她站在石板路上,打开花园的门链。
正要出门时,一道轻快的女声突然从篱笆外传来。“伯莎小姐!”
喊她的是位与她年纪相仿的姑娘一一画家邻居的小女儿布兰缇。这姑娘生着一双明亮的眼睛,目光清澈有神,安详的唇角总带着纯真的笑忌。
对方穿着一件明黄色的衣裙,整个人散发着春天般的清新与活力,红扑扑的脸蛋像是被秋风吹过的枫叶,健康而明媚。此刻她正挽着两位姐姐的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