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敏周的提醒下,王衎找到詹师太说了他们要调换座位的事,从办公室回来后,王衎转述:“詹师……咳,詹老师说下次这种小事不用找她特意汇报。”
方敏周平静地“哦”了一声。
于是王衎这才意识到方敏周的“用心险恶”,合着她考虑周到、评估风险,但让他冲锋陷阵,她心思也歪得狠呐?
不过他们两个位置调换得很正确,可谓皆大欢喜。
对方敏周来说,再也不用站起坐下地给王衎让位子,王衎则变成了一只自由的鸟,如果一些任课老师上课的时候不要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就更好了;金柏浩觉得前后排更方便他和方敏周讨论题目,欧阳茜也觉得现在她找方敏周只用转身45度,比之前的90度省力。
王衎后来折返回图书馆借了另一本《苏菲的世界》,当天晚自习翻了几页后,就叠在桌角的书堆上,随着底下书本的抽出、新的试卷的叠加,方敏周眼见着那本书的水位越来越低,像一个不断下沉的小岛。
这本书方敏周还是有点看不进去,但她不愿同王衎看齐,定下目标每天抽时间看一点,生拉硬啃也要看完。
作文重新发下来,语文老师给她打了50分,给王衎打了38分。
王衎看见她的分数,很没有眼力见地说:“我扣的分比你少诶。”
方敏周横他,王衎耸耸肩,拉上嘴巴的拉链。
方敏周对这个分数其实还是挺满意的,已经很高了,而这次作文全班的最高分还是孙彤,56分。老师把她的作文当作例文分析,方敏周觉得她们两个想得似乎没有太大区别,但孙彤总结升华得更加犀利漂亮。
包括之前的数学小测发下来,方敏周94分,全班有两个满分,孙彤是其中的一个。
在学习一事上,方敏周很少关注别人,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要求。
从小她爸教育她的就是:不要和别人比,要和自己比,让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进步哪怕一点点,就是成功——她至今也是这么觉得的,她高一所在的班级前几名波动很大,她是最稳定的那个。
然而现在高二开学虽然也才一个月,但有些差距还是肉眼可见。
那节数学课上看着坐在第一排的孙彤的背影,羡慕和钦佩还有一些更复杂的情绪在心底蔓延,方敏周都悄悄地收在心里。
她记得孙彤是住校的,往往早上她到教室时,她已经在学习了,晚自习她离开教室时,她还是在学习。成绩比你好的人还比你努力,方敏周无话可说。
她把注意力集中回题目上时,注意到王衎若有所思地看着她,见她看来,装模作样地动了动脖子。
各自熟悉了新的班级后,方敏周和元月都有了新的朋友,就不怎么一起吃饭了,但这并不影响她们之间的感情,国庆放假前最后一顿中饭,两个人约好到一中后街吃面。
去的这家面店店龄听说和他们这些学生年龄差不多,店面不大,每天生意都很好。一中食堂不差,但比不过外头花样多,方敏周和元月都喜欢吃这家店的排骨面。
也就是在这顿饭,方敏周得知王衎还去“骚扰”过元月。
“他就是问我……”元月小心道,“知不知道你为什么看他不顺眼,我说我不知道……不过你们现在怎么样,应该没事了吧?”
“……没事。”方敏周边说边往面里浇了一点点醋,“他下次找你你别理他。”
“哦……”元月应道,又好奇问,“所以你到底为什么看他……不顺眼?”
方敏周嘴下不再留情,说坏话就说坏话吧,“他这样的,看不顺眼不很正常吗?”
还好吧,元月心里嘀咕,想起王衎当时拦住她,结果挠着脑袋、苦恼的样子。她觉得他挺真诚的,但元月也知道,方敏周是个认真的人,而那个叫王衎的男生……虽然她和他没有太多接触,但确实可以看出他和方敏周不是一类人。
有些人一见如故,有些人相看两厌,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好比物种之间天然的差异性,但当时元月没有和王衎说这些。
王衎适合当蜡像,但凡说点什么、做点什么,就让方敏周不舒服。
他找元月这事,方敏周姑且算他出发点是好的,可那种被人从背后打听的感觉挥之不去,她有点介意,连带着下午对王衎的态度也冷了一分,具体表现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她懒得理他的插科打诨。
她和王衎的关系不至于像之前那样紧张,但构成的联结脆弱得好比纸糊的盔甲,不攻自破。
王衎尚且猜不透女孩心,但察言观色的本事见长,刨根问底的脸皮也愈厚,他以一种学术的精神好奇方敏周“又怎么了”,所以最后一节晚自习铃声打响,没有加入欣喜若狂放假回家的队伍中,而是问方敏周:“你要不要吃夜宵?我请你。”
方敏周不解,看白痴一样地看他,“不用,谢谢,我要回家了。”
国庆第一天,方敏周就和爸妈一起去看望外公外婆,之前的推诿并不是胡诌的借口。
方敏周爸妈其实能算青梅竹马,邻村,以前条件差,方圆几里几个村的孩子都上的同一个小学,不过听她妈说,他们是后来上了初中才第一次说上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