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53
孙澄见到太子殿下身边的女子,着实吓了一跳,然而殿下并未多做吩咐,只叫他带人去伺候,他亦不敢多话。
他走在沈宓侧前方引路,时不时回头看一眼沈宓,目光却又不敢在她的脸上多停留半分。
他起初以为是殿下南下徽州平叛,遇见了个与故去的沈良娣容貌九分相似的女子,故而将她带回东宫,这时,他只当殿下是思念沈良娣过切,直至看见跟在沈宓身后的翠微,他的脸色当即一片煞白。众所周知,沈良娣早已葬身当年青鸾殿那场大火,因为冬夜火烧太久,沈良娣整个人都烧成了灰,就连后面为她立的坟茔,都算是衣冠冢,可如今四年过去,人竞又全须全尾地站在他面前。
他不敢相信,沈良娣与翠微,当真死而复生了。沈宓看见孙澄躲避的目光,猜出了他的心思,轻声道:“孙公公,不必害怕,当年之事,一言难尽,我也未曾葬身那场大火中。”她说罢合了下眼睛。
她在船上被晃了七日,一下船还未缓过来,又换上回东宫的马车,恰巧今日正逢上汴京的集市,大街上人满为患,马车停停走走,平日小半个时辰的路,硬是在路上拖延将近一个时辰,才抵达东宫。是以,此时她已经是体力难支。
翠微从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看见沈宓闭上眼,连忙扶住她的臂弯,“娘子当心,有台阶。”
“我知道。"沈宓提裙子踩上台阶的动作分外从容不迫。这条连通勤政殿与东宫后院的的回廊,四年前,她走过无数遍,早已烂熟于心。那时她尚且满心满眼地都是顾湛,每回都与翠微提着灯,在距离此处不运的地方等待晚归的顾湛,走多少步该拐弯,哪里有台阶,她都一清二楚。即便后来到了润州,她有意地想忘掉在东宫过去的经历,却也还是会时不时地梦见,如今一回到东宫,那些封存已久的记忆又再度浮现出来。孙澄瞧见前面的路口,一时踌躇不知该将沈宓引向哪边。左右两边分别通向东宫后院不同的殿宇,一边是沈良娣先前所居住的青鸾殿,另一边则是丹凤殿。
先前殿下曾传信回来叫他待人将历来为太子妃所居住的丹凤殿收拾出来,他当时只以为是四年时间,殿下终于想通了打算另娶她人,于是也亲自看着下人将里面收拾安顿好,该洒扫的洒扫,该添置的添置,却万万没想到,殿下带回来的,会是沈良娣。
犹豫片刻,孙澄启口问道:“良娣,您看是去丹凤殿歇息,还是原回青鸾殿?″
沈宓怔了一瞬。
丹凤殿,顾湛在润州的时候同她说过,丹凤殿离他的寝殿勤政殿很近。她却不想离顾湛太近,虽则她很清楚,她如今已经被带回了东宫,不管离顾湛远近,都处于他的掌控之下,但她仍是觉得,能与他隔得远些便隔得远些。在廊道路口停了两步,沈宓自己朝右手边而去,是青鸾殿的方向。孙澄也不敢多话,只得低下头去。
他能察觉得到,沈良娣与之前大不相同,也不知这四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与殿下重逢后又发生了什么,才会变成如今这般寡兴之人。但这些毕竞都是主子的事情,他并不能多言一句,只能在路上一遍遍地告诉自己,忘记当年那场大火,权当殿下与沈良娣之间闹了矛盾。沈宓凭着记忆,一路行至青鸾殿前。
眼前的殿宇与她记忆中一模一样,只是殿前侍奉的人都是些生面孔,早已不是当年的宫人。
孙澄示意宫人将殿门打开,恭恭敬敬地请她进去。果真如顾湛所言,青鸾殿内所有的陈设都与之前无甚差别,帐幔的颜色也是她从前最喜欢的颜色,仿佛她并未真正离开东宫四年,不过是出了趟远门,在润扬那四年,也美好且虚幻地像一场梦。
她脑中忽地浮现出八个字一-物是人非,黄粱一梦。只有一处不同,在内殿中,顾湛置了一张小紫叶檀的方桌,上头搁着一方已经积了灰的牌位,牌位上刻着“吾妻沈氏宓,奠”几个字,牌位前呈三个精致的鎏金香炉,里头供着的香已经燃尽,只剩下香灰。沈宓的步子在那张方桌前停留许久,没动。孙澄本在外面叮嘱侍奉的宫人相关事情,一进来便看见沈宓正盯着自己的牌位看,心中大骇。
他忙三步并作两步近前来,就要将那方牌位撤下,又唤宫人进来将方桌上的香炉并方桌前地面上的蒲团拿出去。
沈宓道:“不用撤下去,放在那便是。”
孙澄左右为难,“这…恐怕不妥。”
毕竟天底下哪里有人尚在世间,在其居所供奉牌位的说法。先前殿下没说是带沈良娣回来,他也没提前嘱咐人将里面的牌位香炉一应东西撤出去。沈宓在翠微的搀扶下坐在床沿上,匀出一息,道:“没什么不妥的,殿下那边自有我来说,不会迁怒于你们。”
孙澄的顾虑被沈宓这句打消,他又将急急忙忙招呼进来的宫人遣退,将那方牌位小心翼翼地放在方桌上。
沈宓看见方桌旁边还整整齐齐地放着未曾烧过的香,问了句:“这香,看着有些潮了。”
孙澄低着头,答道:“那件事之后,殿下起初时常来青鸾殿上香,后来也不来了,也不许宫人提起此事,青鸾殿是殿下前几日传信回东宫后叫人收拾的,这香,许是他们还没顾得上换。”
沈